近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润辉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种对耐药真菌具有体内外高效抗菌活性的聚-β-多肽组装体。该研究成果以“Self-assembled poly(sarcosine) functionalized host defense peptide-mimicking poly-β-peptides for combating drug-resistant fungal infection”(用于抗耐药性真菌感染的自组装聚肌氨酸功能化宿主防御肽模拟聚-β-多肽)为题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先进功能材料》(Adv. Funct. Mater.2025, DOI:10.1002/adfm.202424125)上。
临床上可用的抗真菌药物稀缺,加上副作用频发和真菌耐药性的加速出现,凸显了对新型抗耐药真菌药物的迫切需求。由于纳米结构的独特优势,宿主防御肽组装体是抗真菌药物的理想替代品之一,但其在体内稳定性、生物安全性、简易合成及批次间一致性方面仍面临挑战。因此,亟需有效策略克服上述挑战,设计并合成兼具生物安全性和体内抗耐药真菌感染能力的宿主防御肽模拟物组装体。
本研究中,刘润辉教授课题组通过整合聚-β-多肽和聚(肌氨酸)的优势,设计了自组装聚(肌氨酸)功能化宿主防御肽模拟物,并建立了类嵌段聚-β-多肽的单锅敞口合成方法。合成的优选聚-β-多肽组装体具有出色的批次间重现性,对耐药真菌具有强效和高选择性的抗菌活性,能有效根除成熟生物被膜,并表现出出色的生物安全性和体内抗真菌功效。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细胞器破坏和高水平活性氧生成相关的多靶点作用机制,真菌无法对组装体产生耐药性。这项工作为设计合成宿主防御肽模拟物组装体和治疗耐药真菌感染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谢佳洋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周敏副研究员和刘润辉教授是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等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4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