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6月17日朱申敏教授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15-06-15   访问次数:385   作者:

请14级没有课的学硕和14级工硕班同学去听讲座。

6月17日朱申敏教授学术讲座

讲座时间:6月17日 下午15:00-16:00

讲座地点:实验一楼大会议室

讲座题目:生物模板仿生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内容概要:

        新材料的发展趋势是复合化、集成化、智能化、能动化、环境适应化结构-功能一体化,而自然界的分级跨尺度结构则恰恰具备这一特征。经过亿万年的自然选择和进化,自然物种创造出了自身结构与其持有功能的高度统一性,为新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讲座将总结近十多年来,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以自然生物为模板,通过金属、金属氧化物、高分子与生物模板结构的复合,研究开发的多种制备遗态材料的方法。同时,展示这些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的光、电、磁以及刺激响应等性能。展望了具有生物质三维结构的材料在光催化分解有机物、光解水制氢(制氧)、生物传感和检测以及锂电池电极方面的应用。

讲座人简介:

        朱申敏,教授/博导,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2001年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高分子材料,师从于颜德岳院士),2002-2004年在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从事能源材料的研究(JSPS fellow)。2005进入上海交大材料学院后,围绕生物模板仿生材料的制备和光电磁特性响应,以及多孔碳(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锂电池、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上海市自然基金1项,浦江人才计划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项,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基金1项。2006年入选浦江人才计划,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到目前为止,共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90多篇,他人引用1400多次。申请专利20多项,其中授权专利11项,合作撰写英文专著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