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取得丰硕成果
发布时间:2012-09-13   访问次数:229   作者:盛雯雯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
       2012年是纪念建团90周年,也是华东理工大学建校60周年的一年,材料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鼓励同学们参与暑期实践活动。学院分团委成立了社会实践保障的工作小组,在宣传、动员、立项、指导、培训、跟踪督管、答辩及表彰环节,充分做到“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要求。最终共有16支队伍完成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范围辐射到上海,天津、西安、浙江、重庆、陕西、敦煌、黑龙江、安徽、成都、内蒙古等地,通过三下乡、知行杯及自主组队的形式,在校庆宣传、政策宣讲、社会调查、教育帮扶、国情考察、医疗卫生、城市运行、绿色低碳等领域开展了各类实践活动。

       “实践项目深入社会,校庆元素贯穿其中”为我院今年社会实践的特色之一,各小组除了紧紧围绕自己的项目实施实践活动之外,学院分团委统一组织各实践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围绕“传承、凝聚、发展、共享”的实践小项目,歌母校校庆,颂华理精神,如收集校庆60周年特制明信片祝福200多份,发放校庆60周年特制卡贴100份,还走访了各行业毕业于我校的校友们。

 

材料学院各实践团在全国各地向各行业人员收集对华理校庆60周年的祝福

 

材料学院各实践团在全国各地向各行业人员收集对华理校庆60周年的祝福

 

       学院赴内蒙古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十二五”规划下内蒙古经济转型及科教兴区战略实施进程的调研。承载着华理学子的精神品质,担当起社会责任感,分别在包头市中公园及呼和浩特市的金色阳光幼儿园,开展了几次志愿者活动,利用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将低碳科普知识带到当地居民身边,呼吁全社会的群众为和谐社会撑起一片天。同时也通过明信片向市民们收集对华理60周年校庆的祝福。

 

材料学院赴内蒙古实践团与航天六院老干部徐贵林爷爷合影

 

材料学院赴内蒙古实践团与航天六院老干部徐贵林爷爷合影

 

       学院一支团队走进黄州地区,开展了 “走进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对当地留守儿童生活状况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了解留守儿童的缘由、社会处境及困难、相关政策的实施进展等情况,不仅深深体会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更体现了华理学子关注社会、深入社会,通过自身的行动加强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帮助。

 

材料学院赴湖北黄冈社会实践团在路口镇路口村进行留守儿童的实地考察

 

材料学院赴湖北黄冈社会实践团在路口镇路口村进行留守儿童的实地考察

 

       此外,各团队的活动有效开展,纷纷得到了当地相关媒体的报道。如学院赴黑龙江伊春实践团参加了伊春市广播电台的节目录制;学院赴内蒙古暑期社会实践团活动获得了《包头日报》的报道;学院赴湖北黄冈“关爱留守儿童”实践团活动得到了 《鄂东晚报》的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学院赴黑龙江伊春实践团参加了伊春市广播电台的节目录制

 

学院赴黑龙江伊春实践团参加了伊春市广播电台的节目录制

 

       据悉,学院将在近期通过总结表彰会,对在暑期社会实践中表现优异的个人及团队给于表彰,以点带面的鼓励更多的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