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来访 学术报告引关注
发布时间:2016-05-11   访问次数:493   作者:何宏燕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Helen C. Kurtz教授、我校荣誉教授L. James Lee于5月5日上午访问了华东理工大学,并在逸夫楼演讲厅作了题为“Micro/NanofluidicTechnology for Cancer Treatment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的精彩报告,副校长刘昌胜、校党委副书记马玉录等出席了学术报告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动学院、化工学院的部分师生到会聆听了报告。

    大会由刘昌胜主持,并介绍了L. James Lee教授的学术背景及研究领域,Lee教授是海外华人学者的杰出代表,华东理工大学的老朋友,现任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SF)聚合物生物医学设备纳米科学与工程中心主任。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生物微机电系统/纳米机电系统、微纳米材料制备与构建,以及聚合物和复合材料加工。他已发表350余篇SCI论文,30项发明专利。Dr. Lee 教授于2008年获得美国化学研究委员会(CCR)颁发的Malcolm E. Pruitt奖,2010年获得塑料工程师学会颁发的国际奖(年度唯一获奖者),以表彰他在高分子科学和高分子塑料工程领域内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报告中

 

Dr. Lee教授作学术报告

 

    报告会上,Dr. Lee首先介绍了其课题组研发的微/纳米通道电穿孔(NEP)的制备和优势。纳米通道电穿孔是基于DNA分子在微/纳米模板表面的拉伸制备而得的。通过模拟和实验数据证实,相比传统的电穿孔技术,纳米通道电穿孔技术具有高转染效率、剂量可控,以及对活体细胞损伤小的特点。以此为基础,课题组研发了3D高通量NEP生物晶片,用于癌症治疗和再生医学,并通过两个实例验证了3D高通量NEP的高效性、精准性和独特性。脑肿瘤干细胞是脑肿瘤的起源细胞,也是脑肿瘤对放化疗产生耐受的根源,脑肿瘤干细胞是目前神经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缺乏特异的表面标记,脑肿瘤干细胞的分离纯化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Dr. Lee课题组首先通过微环境表面的调控,利用细胞“赛跑”(race tracking)的机理,将脑肿瘤干细胞与普通脑肿瘤细胞区别开来,再通过NEP技术将小RNA分子(SiRNA)以可控的剂量注入脑肿瘤干细胞内(single cell level),在降低特定的RNA水平之后,再进行特定的脑肿瘤药物治疗,从而显著地降低了脑肿瘤干细胞的耐受性和其复发的可能性,这一研究进展为脑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相比采用转录因子将成体细胞重新编程转化为诱导多潜能干细胞(iPSC),近年来科研工作者正致力于将成体细胞转化为另一类的功能成体细胞,以减小iPSC临床应用的致癌性。Dr. Lee的研究团队将NEP技术直接用于小鼠皮肤,成功地在表皮、真皮诱导生成血管及神经细胞,该发现充分体现了NEP技术的独特性和高效性,为癌症患者和骨修复患者提供了治愈的希望。讲座现场座无虚席,Dr. Lee教授精彩的报告赢得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他所介绍的方法及应用更引起了师生们的极大兴趣。

 

现场

 

讲座现场